发布时间:2025-04-17
浏览次数:
在全球能源变革与产业转型的浪潮中,内燃机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。尽管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,对传统内燃机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,但内燃机企业并未坐以待毙,而是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机遇。其中,石油石化领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“新大陆”。中国工业报记者从第25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等渠道了解到,潍柴、玉柴等内燃机企业已率先发力,进军石油石化领域,试图在这片新市场中开辟出一条经济增长新航道。
面对传统市场增长乏力的困局,内燃机企业积极求变,将目光转向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。
近年来,内燃机行业传统市场增长逐渐放缓。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,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,使得内燃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。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2月,在新能源产品加速渗透、有效工作日减少,以及“以旧换新”政策驱动、国家补贴落地实施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,内燃机整机市场整体表现平稳,但增长势头已不如以往强劲。1-2月,累计销量为748.50万台,同比增长13.98%,较同期涨幅增加了5.91个百分点。虽有增长,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市场份额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在传统应用领域,乘用车市场持续强劲,成为拉动内燃机需求的重要力量。1-2月,汽油内燃机销量达665.09万台,但增长空间也在逐渐收窄。商用车市场在经济复苏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刺激下呈现回暖迹象,但农机市场因农业生产季节性、农村劳动力转移,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减少等因素,面临销量形势严峻的挑战,内燃机需求下滑明显。
面对传统市场增长乏力的困局,内燃机企业积极求变,将目光转向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。1-2月,行业累计功率达到42114.93万千瓦,同比增长4.23%。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反映了企业产品效能的显著提升,更是行业技术持续革新的有力见证。功率的提升,得益于企业在发动机设计、制造工艺、燃烧技术、涡轮增压技术、燃油喷射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全方位突破。
随着内燃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效能的持续优化,其应用场景得到极大拓展。石油石化领域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、持续的发展需求,以及对设备可靠性的严苛要求,成为内燃机企业眼中极具潜力的“新大陆”。借助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强大实力,内燃机有望在这一领域深度耕耘。
潍柴动力和玉柴动力两家企业之所以同时看好石油石化领域,主要是因为我国装备企业在该领域国产化进程中的迫切需求。
在众多内燃机企业中,潍柴动力和玉柴动力率先发力,积极进军石油石化领域。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实力,两家企业在这片新市场中抢占先机。
潍柴动力携四款全系列全领域油气田设备动力解决方案亮相第25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,成为了展会的焦点之一。针对油田机械动力设备市场长期被国外老牌发动机企业垄断的局面,潍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地创新投入,成功攻克技术壁垒,研发出一系列适配油田机械的国产发动机,尤其在大功率产品领域成果显著。
此次参展,潍柴带来了WP13工业动力用甲醇发动机、WP15H工业动力用柴油发动机、16M33工业动力用柴油发动机、12M55工业动力用燃气发动机4款明星产品。这些产品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围,满足了非道路三阶段等排放标准,还在价格上相较国外竞品更具竞争力,有效降低了客户的采购和运维成本。
展台技术人员赵翔宇告诉记者,公司产品已获得了市场认可,不仅打破了国外品牌在大功率发动机领域的长期垄断,还成功进军海外市场。
记者还看到,玉柴动力公司也携新系列的工业发动机产品亮相该展会,并宣告正式进军油气田动力市场的计划。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供给与绿色消费分会专家委员许江风对此表示,随着国内油气田开发能力的大幅提升,急需设备制造业的协同。油气田增产需要强大的设备制造业来支撑,这也倒逼行业上下游供应商的设备和技术不断进步。中国品牌以自主动力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,具有重要意义。
两家企业之所以同时看好石油石化行业,主要是因为我国装备企业在该领域国产化进程中的迫切需求。
2025年3月发布的《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发展报告2024》指出,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全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400家,产品种类和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;陆上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%,浅海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率超过70%,炼油化工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5%,部分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;我国石油石化装备产业正处于由“大”变“强”的关键时期。因此,我国内燃机企业既拥有参与装备技术革新,获取丰厚利润的机会,也能助力国家摆脱部分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。借助这一东风,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,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,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增长。
为契合石油石化领域的严苛标准以及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需求,我国内燃机企业深入研究在AI时代的更高能源需求特性。
对目前市场而言,涉足石油石化领域的内燃机国产品牌并不算多。记者了解到,全柴动力、常柴股份、云内动力,均在石油石化领域有所涉足,但规模都不大。
全柴动力凭借小功率柴油机,服务于石油石化小型设备,如小型运输车辆、抽油泵等。
常柴股份单缸和多缸柴油机在石油石化小型辅助设备,以及石油站点小型发电设备中发挥作用,但其业务更多集中于通用设备领域。
云内动力作为多缸小缸径柴油机行业的重要企业,为石油石化领域的轻型运输、工程机械设备提供动力,另一方面也应用于企业自备电站与应急发电设备。总体看,这三家企业在石油石化领域产品占比并不高,并且产品集中在小型产品领域。
因此,大功率的内燃机是此次潍柴、玉柴等企业希望在石油石化领域突破的重点领域。“对于大功率的石油石化装备来说作业环境严苛,对内燃机的可靠性、耐久性、适应性要求极高。研发适配的内燃机,需要大量资金投入、顶尖科研人才和长时间技术积累。同时,行业准入门槛高,认证体系复杂,本土企业在技术与品牌影响力方面相较国际老牌企业存在差距,限制了不少企业涉足。”一位内燃机专家表示。
想进入高门槛的石油石化领域,企业需要做更多的准备。“提升动力性能和加冷性能是产品的特点。”潍柴展台的技术人员对记者说,例如潍柴的大缸径产品16M33能够在沙漠、低温、高温等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,成功进军石油石化领域与国外品牌同台竞技。
因此,为契合石油石化领域的严苛标准以及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需求,我国内燃机企业深入研究AI时代的更高能源需求特性,特别是重点提升了大缸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研发。
目前,潍柴动力大缸径发动机已切入全球多个主流市场。2023年,潍柴动力博杜安6M33发电产品应用于川藏铁完美体育官网登录路建设,在高寒、高海拔施工中提供可靠电力。2024年以来,潍柴动力已与电信、移动、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达成合作,成为其战略供应商。2024年12月,潍柴动力发布博杜安20M55,适配的发电机组最大功率可达4250kW,是全球最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,可满足数据中心对备用电力的严苛要求。
据海通证券预计,当前全球大马力发动机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,除数据中心外,大缸径发动机在大型发电、船舶动力、矿卡等领域同样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正如上述预测,内燃机除了在AI基础设施和石油石化领域开拓新市场外,还在其他多个新场景展现出潜力。在重载、冷链运输等场景,燃油车因不受地形、天气、基础设施限制,比新能源车更具优势,内燃机作为核心动力源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。在低空经济领域,新型内燃机用于无人机、无人车等设备,能够助力产业发展,为低空物流、农林植保、测绘勘探等应用提供可靠动力。在数据中心,大型柴油发动机作为备用电源,保障数据稳定,确保在突发停电等情况下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。在氢能领域,氢内燃机发展迅速,尽管面临技术和成本挑战,但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希望,有望成为未来内燃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
面对新能源的冲击和市场的变化,内燃机行业正积极转型。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长钱恒荣认为,2025年将是平稳发展的一年。同时他呼吁,行业企业加快转型发展,特别是燃料多元化的转型,做好行业协同发展,主机厂之间少打价格战,要从产品质量性能提升上下功夫,主机厂要与零部件厂处理好合作关系。
现在,内燃机企业在传统市场基础上,成功在AI基础设施、石油石化等领域寻找到新机遇,同时在其他新场景也在不断挖掘潜力。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,但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和产业协同,内燃机行业有望在变革中实现新的发展,在未来能源与动力市场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。(记者 郭宇)
完美体育(WM Sports)
0757-88613036
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古鉴村凤翔路18号B栋二层之二十
564685023@qq.com
扫码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4 完美体育氢燃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3178号 sitemap.xml